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致力寻找解决社会问题良方
来源:深圳特区报 时间:2013-5-29
庄宇辉 何凡
提要
社会科学研究一定要‘吃透两头’,一头是国家大事、中央政策;另一头是农村、城市发展变化中的真实可靠的情况。这两头都吃透了,研究的结果才扎实、有价值。
社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调整社会结构。中国现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是两条:一个是经济结构现代化,一个是社会结构也要现代化。 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一个国家不能光是经济结构现代化,社会结构也要现代化。由于社会体制改革跟不上,社会建设的投入也不够,现在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左右。
1 情系三农,开启农村发展理论研究先河
2013年5月13日,著名社会学家、农村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陆学艺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
噩耗传来,很多熟悉陆学艺先生的人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两天前在公安部召开的研讨会上他还是那么的硬朗健谈;而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夜晚,他还在和博士生探讨学术问题。他的研究工作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连日来,记者深入走访了中国社会科学界曾经和陆老一起共事过的老同事、老部下、学生,从他们饱含激情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陆学艺先生的一生,脚踏实地,胸怀全局,他的学术研究始终和国家发展、社会和谐紧密相联;他情系三农,开启了农村发展理论研究先河,显示了他的学术勇气和社会担当,对社会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密切关注、紧跟社会热点问题,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和社会建设问题,致力于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1933年8月,陆学艺出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后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社会科学迎来了春天。陆学艺的研究潜力一下子焕发出来,他从原先的哲学研究转到对现实农村问题的研究。
当时,中国农村正酝酿着一场变革,陆学艺在研究所里坐不住了,他先后到安徽、甘肃、江苏等地农村调查,他深入田间地头,同农民和农村干部讨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陆学艺发表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采纳。
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走上了研究“三农”问题的道路。他是我国最早研究并高度评价农村包产到户的专家。他的观点得到了中央的支持。
1982年,陆学艺又提出,农村单靠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单兵突进远远不够,必须进行县级体制综合改革。他想“下乡”搞试点。第二年,他的想法得到了时任中国社科院院长马洪、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的支持,他到山东陵县蹲点,并兼任县委副书记。他说,“如果说我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有点认识和发言权的话,都是从这三年蹲点开始打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头几年,我国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当时的舆论认为,我国已经解决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有些领导同志也认为农业靠政策就行了,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开始减少了。但是,1985年,粮食减产7%,棉花减产33%。对此,各界议论纷纷。陆学艺根据大量的实地调查认为,这次减产既非计划安排的结果,也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而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严重削弱和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造成的。说到底又是“轻农”,这是一个信号,如果再不加以重视,农业发展可能从此又转入停滞徘徊的局面。
“这种停滞徘徊的局面用陆学艺先生的话说‘就是中国农业为什么总是扭秧歌’,他马上写了《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一文,深刻分析了农业生产总是扭秧歌的原因,引起决策层高度重视。”曾经因听陆学艺在社科院作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查报告,而决心追随他做起社会学研究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景天魁这样对记者说。
“陆先生急国家之所急,忧农民之所忧,他把国家的事情,农民的事情时时刻刻放在心坎上。他的三农研究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他最早倡导县域综合体制改革、率先研究住房体制改革、较早倡导城乡一体化……对中央领导的决策、学者的研究以及民众的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接替陆学艺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的景天魁说。
2 在历史发展关键期,中国一定要补好社会发展这门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斐然成就。然而,由于社会发展滞后,社会与经济存在严重的不协调,由此引出了种种社会问题。
1987年2月,陆学艺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起任所长,他的研究重心也开始转为对中国社会阶层的系列调查研究。从三农问题到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分层,再到社会建设,陆学艺总是密切关注、紧跟社会热点问题,始终站在学术研究最前沿,努力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
“陆先生常对我们说,目前,中国正处在历史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更为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陆学艺的博士生、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春光介绍说。
陆学艺认为,中国能不能在这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实现新的跨越,关键是能否做好推动社会继续向前发展这篇大文章。要推动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例如,要调整社会结构,要发展社会事业,要改善社会管理,要改革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要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要实现社会的基本公正,任务非常繁重。
他曾说,“中国要顺利度过目前这个关键时期,就一定要完成好这些任务,就一定要努力补好社会发展这门课。”
“陆学艺先生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场迅速而广泛的社会变迁,社会学家正逢其时,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记录和研究这一变迁的使命。” 陆学艺的博士生、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的刘应杰说,以陆先生为首的课题组在《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中提出了被学术界广泛接纳和采用的“社会转型”的概念,认为中国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社会转型时期”,这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
“关于社会转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论支点,也为社会学观察和解释中国社会现象设定了一个理论框架。” 刘应杰说。
3 密切关注紧跟社会热点,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建设问题
1998年,社会学所迅速成立了由所长陆学艺担任组长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从此,他带领课题组足迹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先后在四川、广东、北京、福建、浙江、江苏等地,深入到万余户家庭中调查问卷,还对近千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成员作了访谈。
2001年,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陆学艺花费了3年心血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出炉了。研究报告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已分化为十大社会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
陆学艺在报告中指出,这个阶层结构还只是个雏形,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农业劳动者还占44%),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如社会中间阶层只占15%),所以还不是工业化国家应有的橄榄形的阶层结构形态,还不是一个公平、开放、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还不相适应,存在引发社会危机的结构性因素。在这种阶层结构下,经济现代化发展必将面临困难,即使有所发展,或者有很大的发展,那也是不稳定、不巩固的,甚至会有倒退的危险。
如投石击水,陆学艺的研究报告立即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报告观点被各界纷纷引用。
“老陆是我们这代社会学者的精神导师。他关切这个社会与民生,富有正义感,即使在面对某种压力的时候,他也勇于坚持。”这是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的评价。
“社会科学家捍卫真理的学术勇气和自觉的社会担当,正是我们要向学艺学习并传之久远的最宝贵的东西。”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
三年后,陆学艺带领课题组又推出了第二部研究力作《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分析了十个阶层是如何由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演变而来,将往哪里变,以及将来阶层结构发展变化的前景等。那么,为什么该扩大的社会阶层还没有真正大起来,该缩小的社会阶层还没有真正小下去?为什么还没有形成橄榄型的阶层结构形态?陆学艺在发布会上说,“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渠道还不畅通,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一些制度性障碍,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仍在阻碍着人们向上流动以获得更高社会地位。”
2010年,《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出版发行了,这是继《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之后的第三个研究报告。 陆学艺他们的调研发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和问题正在凸现。因此,报告指出,调整并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形成协调的利益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和健康运行的重要支撑。
陆学艺认为,社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调整社会结构。中国现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是两条:一个是经济结构现代化,一个是社会结构也要现代化。 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一个国家不能光是经济结构现代化,社会结构也要现代化。由于社会体制改革跟不上,社会建设的投入也不够,现在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左右。 一方面,经济形势大好;但另一方面,老百姓意见还是很多,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有些矛盾更突出了,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社会建设没跟上,社会结构没跟上。
他以一个社会学家的视野和观点提出, 必须调整中国的社会结构,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此,他建议,从三方面切入,首先是社会体制改革,包括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改革等。其次是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入。第三是加强社会管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陆学艺获得首届“费孝通学术成就奖”。
“陆学艺不仅在当代的中国社会学学者中是佼佼者,他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方面的学术贡献,不亚于老一辈学者费孝通。” 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说。
4 他提倡做学问要“吃透两头”,注重调查研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著名的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充分体现了社会学的学科特色,他把社会研究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地上,发现鲜活的材料,直接感受社会跳动的脉搏,保持学术研究超前的生命力,这成为他学术研究的生命之源。
“陆先生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哪怕到了七八十岁,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深入基层搞调研,这些年他的足迹走遍了大江南北。他常说,干我们这一行的,只有通过深入、踏实的调查研究,研究成果才能赢得公众的认可,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谈起陆学艺注重调查研究的治学态度,景天魁说,他是我们的引路人,他为整个社会学界树立了榜样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翼说,陆先生每年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各地调查研究。2012年,陆先生已是年近八旬的人了,他还去东北调查粮食生产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农技专家座谈,和所里的年轻人没有两样。我们非常敬佩他!
“陆先生不仅自己坚持社会调查,还组织所里的研究人员开展社会调查,集体攻关。记得他牵头的《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他就组织课题组对大寨等13个村的社会结构进行了调查,得出了重要的调研结果。他的调研活动当然不止这些,事实上社会调查已经成了他的职业习惯。” 陆学艺的博士生周批改回忆。
“陆先生常常说,社会科学研究一定要‘吃透两头’,一头是国家大事、中央政策;另一头是农村、城市发展变化中的真实可靠的情况。这两头都吃透了,研究的结果才扎实、有价值。他说,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有一种浮躁现象,即不重视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搞调研。社会科学研究如果不走进丰富多彩的实践世界,要想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创新,是非常困难的。” 王春光说, 陆先生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态度,他受益一生。
“陆先生走了,但是他注重实际调查、准确把握现实问题的治学态度将深深影响着社会学所的每一位后来者,激励着我们去完成先生未竟的事业。”张翼说。
陆学艺简介
陆学艺,1933年8月-2013年5月,江苏无锡人。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8年至1998年任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2000年任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2008年创立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曾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会长。
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的主要研究课题有:“百县市国情调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等。主要著作有:《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三农论》、《三农新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社会建设论》等。主编历年的《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