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公益观点】解读未来中国基金会发展三大趋势

 

《基金会蓝皮书: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2012)》发布
 
解读未来中国基金会发展三大趋势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2013年第4期     时间:2013-5-29

本刊记者 / 高一村
  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的有关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基金会蓝皮书: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发布。
  报告共包含1个总报告和4个分报告。总报告描述了中国基金会发展的整体状况,主要包括基金会发展数量、资产状况、收入状况、支出状况和专职工作人员状况。4个分报告分别介绍了2011年北京市和江苏省登记的基金会发展状况,以及大学基金会和民政部主管的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状况和呈现出的几大特征。
非公募基金会数量首次超过公募基金会
 
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底,全国基金会数量比2010年同比增长12.51%,达到2515家,其中,参加2011年年度检查的基金会共2411家,未参检的基金会有51家,拟注销的基金会有12家,停止活动或者已经注销的基金会有9家,缺失信息的基金会有32家。
在实际参检的2411家基金会中,非公募基金会为1296家,占基金会总数的53.75%,比公募基金会多了181家,这是中国基金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同时,非公募基金会呈现出比公募基金会更快速的增长势头。
为什么非公募基金会快速发展?报告认为,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的出台是基金会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基金会管理条例》将基金会划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有条件、有能力的个人、企业和单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立非公募基金会,极大地调动了社会主体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另外,登记管理机关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保障措施,鼓励非公募基金会健康发展。非公募基金会异军突起、快速成长,成为我国基金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特点。
报告发现,中国基金会的发展地区差异明显,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中、西部基金会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多数基金会分布在东部地区,中部次之,西部最少。
 捐赠收入是基金会主要收入来源
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基金会资产总额为784.90亿元,比2010年增长29.91%。其中公募基金会资产总额446.01亿元,非公募基金会资产总额338.89亿元,平均每家基金会年末资产额为3295.12万元。
其中,我国基金会原始基金数额普遍偏低,大多数地方性基金会原始基金数额刚刚跨过“门槛”。原始基金数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基金会只有104家,仅占基金会总数的4.3%。
报告发现,2011年全国基金会收入总额为447.11亿元,其中来自自然人和法人的捐赠收入为400.67亿元,比2010年增长18.8%,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89.61%。同时,2011年全国基金会总支出约288.87亿元,其中公益事业支出为280.49亿元,占总支出的97.10%。
基金会的收入主要包括捐赠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其中捐赠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在提供服务、政府补助、投资收益三类收入中,每种收入都有2000家左右甚至90%的基金会不存在该类别的收入。这说明,我国的基金会目前主要依靠公益项目这样的产品来获得社会捐赠,并主要通过捐赠而来的资金进行运作。
报告指出,2011年,全国基金会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平均为2.07%,远远低于《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的10%的上限。从比例的具体分布来看,低于10%的占基金会总数的83.82%,高于50%的占基金会总数的4.38%。在比例低于10%的基金会中,低于1%的基金会占总数的27.89%。这些基金会每年支付的人员工资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足2万元,很难保证正常活动的开展,更无法满足进一步加强组织能力建设的要求。
专业化人才队伍供求不平衡
报告发现,2011年,我国基金会专职工作人员8532人,平均每家基金会拥有专职工作人员3.6名,数量明显偏少。
在所有基金会中,17.46%的基金会无专职工作人员,66.88%的基金会拥有3名及以下专职工作人员,仅25%的基金会拥有5人及以上专职工作人员。
报告认为,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基金会行业处于起步时期,缺乏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支持,公益领域的人力资源培养和发展情况极其滞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基金会对专业人才需求巨大。目前我国基金会专职工作人员相对缺乏,不能满足基金会专业高效的运行要求。
总体来看,专业化人才队伍的“供求不平衡”将会成为基金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报告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前行业内专职人员工资待遇问题。从业者的待遇过低,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或者是人员的稳定性较差。
报告谈到,现在公益慈善需要专业化的运作,需要有执行团队的职业化投入,工作人员既要具有公益精神,还要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公益领域的专职从业人员的生活同样依赖于职业所得,他们也与其他劳动者一样,要建立自己的家庭,维持自己有尊严的生活,因而他们也需要一份正常的收入。
未来中国基金会发展存在三大趋势
 
此外,报告研究认为,未来中国基金会的发展存在三大趋势:一是捐赠收入在基金会收入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重;二是基金会将更加注重项目运作的专业性和信息公开透明度,社会公信力有望提升;三是对基金会专业化运作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一是捐赠收入在基金会收入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重。2011年,基金会收入总额为447.12亿元,其中捐赠收入是总收入的绝对主体,总额为400.67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8.83%,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蓬勃增长、快速发展的趋势。
同时,报告指出,基金会领域并不是“千人一面”,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异质性程度并不低于市场中的企业。不同的理念、规范程度、专业化程度甚至是不同个性的基金会都在其中出现。面对个性多样、发展状况各不相同的基金会,每个个性不同的捐款者完全可以通过用“捐款选择”支持其认可的基金会,托付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仁爱之心。
二是基金会将更加注重项目运作的专业性和信息公开透明度,社会公信力有望提升。越来越多的基金会开始成立网站、创办刊物。同时,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基金会都会在各级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自身的年度工作报告摘要。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中介机构,都已经开始关注基金会的公开透明,其重点主要是关注基金会的年度工作报告和审计报告。同时,国内也已经开始关注基金会公开募捐、支出及成本情况、捐款人问责等方面的内容。
报告认为,促进基金会公信力建设,不仅仅只是去推动那些表面上或者是形式上的公开透明,更不是取代捐款人来“指挥”基金会,“事无巨细”地公开信息,而是沿着社会选择规律的方向去引导促进行业对公信力的重视,使得基金会从“被动的公开透明”转向“主动的公信力建构”。
三是对基金会专业化运作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基金会是生产“公益产品”的,专业性决定了“公益产品”的社会效果,这也是一家基金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2011年,基金会向社会呈现了更为多元的公益项目。其次,公益项目从“粗犷式扩展”逐渐转向“体系化运作”。最后,一些基金会的公益项目开始进入“有机生长”的轨道。
同时,基金会的专业性需要成本作为支撑,包括行政成本和人员工资福利。
报告指出,在国内,很多捐款者甚至还不能接受“捐款100元,而其中有10元甚至更多是运作成本”的概念。所以,很多捐款者觉得这个成本的比例越低,基金会的运作效率就越高。这时候,人们只是简单地把基金会等同于一个善款的“传递机器”,但是公益项目本身在传递善款的同时是需要很高的专业性的,如果这些“善款”以不恰当的方式使用可能会成为“公益毒药”,如导致“养懒问题”(福利依赖)和对公益资源的“恶性竞争”等。
公益是有成本的,尤其是追求专业化和公信力的基金会,必然需要一定的行政成本和人力支出,否则将无法维系组织正常的运作。过低的行政及人员成本不仅留不住人,无法更好地运作项目,也会误导公众,认为公益就是理所当然的“付出与奉献”,将公益置于“道德高台”之上,实际上这对基金会的专业化发展极为不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