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公益案例】东莞两学生骑行4000公里 募免费午餐4000多份

 东莞两学生骑行4000公里 募免费午餐4000多份

 

 

 

 


    南都讯 记者石长峰 今年寒假期间,东莞理工学院学生陈振森、黄涛在38天内,从东莞骑单车至北京,骑行4000公里,沿途为贫困学童募得4000多份免费午餐。不过在途中,也是“囧事”连连:沿途向众多企业发出募捐倡议,只有一家回应;回程火车上,钱包被偷走。

 

  沿途得到很多“沙发客”支持


    从2014年1月11日出发,2月18日到达北京,他们共花了38天。


    “每个人都带了2个包,一个20斤,一个40斤。北方很冷,大部分是衣服,还有睡袋、电脑、相机。”陈振森说:“出发前,我们通过网络联系了20多名‘沙发客’,给我们提供住宿。所以一路都很赶,一般一天骑行10个小时以上,骑到凌晨一两点钟才找地方休息。在赶路中,单车爆胎是常事,这一路走来,我的单车爆了20多次胎,都是我们自己携带工具,自己修理。”


    晚上住宿,要么是到提前约好的“沙发客”家中,要么是找最便宜的旅馆。“没有‘沙发客’帮助,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黄涛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汕头。‘沙发客’在家中准备了火锅,等我们过去。结果因为单车出问题,我们凌晨2点才赶到他家,吃完火锅已经是凌晨4点了。第二天,他还带我们去朋友的店铺免费修自行车。”


    网友微博承诺“能坚持到北京,就会捐钱”


    没约到“沙发客”的地方,他们一般会选择最便宜的旅馆。“主要到汽车站、火车站附近,那里的小旅馆多,50元就可以住一晚。”


    旅途中,吃饭也是个大问题。他们一般一顿饭只花20元,点一个素菜,几碗米饭或者馒头,就解决问题。一个多月下来,他们每个人都瘦了10斤。


    到达连云港时,第一次长途骑行的黄涛身体出了问题。“陈振森此前曾经两次骑单车去西藏。我是第一次骑自行车出远门,当时两腿僵硬动不了,天又在下雪,骑车出汗被冷风一吹,全身都结了霜。就买了火车票去北京等他。我劝陈振森放弃,但他坚持了下来。”


    从连云港到北京,近1500公里,陈振森独自一人。“一个人很孤独,但我从没想过放弃。一是觉得原本计划就是去到北京,不能半途而废。二是本次骑行,最大的目的是为贫困儿童募捐免费午餐,很多人在微博上承诺,我能坚持到北京,就会捐钱。”


  四川一家药企C E O捐6000元


    两人骑行中国,主要目的是募集免费午餐。“我们在出发前,就跟‘免费午餐’公益机构北京总部取得了联系,制作了宣传横幅和旗帜,在微博上设立了公益账号。号召网友捐款。”黄涛说:“这一路下来,网友反响热烈,共筹得12000元。3元一份午餐,等于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筹得了4000多份免费午餐。但跟我们预计不同的是,一路上企业对这一活动的兴趣不大。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通过微博、网络联系当地的大企业,基本都没有回应。只有四川的一家药企C E O,给我们捐了6000元,成为最大的一笔捐款。”


    在返程时,陈振森还遇上麻烦。“当时坐火车回广州,走到长沙时,我下车去买饭盒。上车时几个人在我身边拥挤拖拽,一眨眼我的钱包就被偷了。里面的钱、银行卡、车票都丢了。在广州出站时,车站工作人员让我补票。我还撒了个小谎,说自己是第一次来广州,实在没有亲戚朋友送钱来,还找了列车民警证明我被偷了,车站才让我出站。邻座的两位好心人给了我25元,我才得以坐地铁找到朋友。”


    陈振森说:“我成功骑行到北京后,免费午餐公益项目的发起人邓飞还赶去跟我见了面,送给我们俩他的新书《柔软改变中国》,还题字:骑行到北京,东莞正能量。”


    爱·坚持


    请通过微博公益账号捐款


    目前已经开学,陈振森和黄涛正在筹备设立免费午餐东莞工作站。“想把这一公益活动在校园里长期做下去,现在正在向学校申请地点,还争取申请到一部分启动资金。”黄涛说:“在路上,我深切感受到,社会上不缺乏爱心,而缺乏一种方便、信任的献爱心方式。在惠州、厦门等地,我们在当地‘沙发客’的帮助下,在城市人流密集的地方拉横幅做宣传。很多人想现场捐款,为了保持公正,我们一般都不会接受,让他们上网捐到公益账号。”


    陈振森说:“我也十分想把这个项目长期做下去。此前在西藏骑行的时候,曾经遇到不少六七岁的孩子,路边眼巴巴地望着过路人,希望能讨点吃的。一开始我也会准备点糖果、文具、食物放在身上,派送给他们。后来听人说,不应该这样,否则长此以往,如果不给,他们可能会动手抢,形成坏习惯。那时我就在想,能不能有更专业的途径能帮助到这些孩子。我们这一次做了很好的尝试,沿路一般不会接受现场募捐,而是通过微博公益账号号召捐款。捐款转给免费午餐项目后,每一笔捐款的用途,都在网上公示。非常透明。”


    一路上人们的支持还是让两位学生哥感到很温暖。“第一天到达惠州时,我们在街上宣传免费午餐公益项目,一位大爷说,中国有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才有希望。让我们顿时豪情万丈起来。” ——— 陈振森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丸子黛

时间:2014-03-04

0